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Qeema樹下的交換禮物,感謝各位聖誕老人持續捐贈

比起裝在襪子裡,裝在肚子裡卡實在!


雙飼主極少買玩具給e童,2年多來靠著各界的持續捐贈,1年進城走1回的聖誕老人已經不是主要供應商。
沒想到皓姨朋友從香港來和e童餐敘,帶來的禮物比2年來累積的還多,連特大聖誕襪都裝不下,飯友們合力幫忙拆禮物的畫面也很有趣。e童應該認為這就是真的聖誕老人吧(大誤)
第1次參加學校交換禮物活動e童忒興奮,花了半個小時不能決定要買哪款日本小童零食,眼花撩亂每種都想要,次次詢問都有不同答案。1方面替同學思考,另1方面為自己謀福利,內心糾結非常。由於不知抽到的小童性別,於是為男仔挑了比較少吃到野菜餅,替女仔選了哈囉凱蒂,「每個餅乾上面都有蝴蝶結喔。」e童邊打開1包邊這麼說 (喂~ 這不是同學的交換禮物嗎)
每個小童將禮物繳到聖誕樹下,大家都認為是自己的,不肯交出來。e童回家路上說牠抽到車子,回家飼主A打開發現:明明是蠟筆啊,是希望抽到車子吧。
對小童來說每個玩具都可以玩很久,Mo姨贈送的生日禮物要2歲以上智力才能玩,所以當時e童的用法是喝奶時就自己泡去躺在玩具盒上,把頭墊高比較方便喝。
「我要玩這個、這個還有這個!」玩物不能決定被送往哪家主人,人物可以選擇當自己的主人。小人物e童餐餐擁有選擇權,充分知道「我要」什麼,只是大人物可以選擇的「這個、這個、還有這個...」比較多,也可以選擇不用看說明書(笑2次)

e童玩物6大哲學是:
  • 每次見面都是新玩具
隨著年紀增長玩法不同,現在只要自己端個小凳子就能夠靜靜玩很久,有別於白天和同學搶玩具的樂趣,是另1種享受。
  • 大家都是出來混不用管出身
小童並不管玩具的JD、也無視該玩具的正確玩法,遊戲規則看了也不會懂,全部都倒在1起混著玩。
  • 萬物都是你的玩物
泡泡紙最好玩,隨手拿起試管香水合就是卡咩拉桑。
  • 中場放飯可以暫停
飯會冷而玩具本來就是冷的沒關係,沒填飽肚子哪有力氣玩耍?!
餐後雙飼主吃小童不宜的聖誕布丁,e童去年聖誕食用前擴大營業的「Afterhours小茶匙」<伯爵戚風蛋糕>,搭配自家製無敵酸蔓越莓醬,酸到頭髮都爆炸!
  • 只要把積木接的很長,就是個成功的人
玩具接的愈長愈厲害,彩色筆也是要1支接著1支,當作積木玩。老師今年聖誕節送了積木彩色蠟筆,發明者和老師果然很有insight,與小童思維同步!
e童看到飼主B用積木組合出動物或建築物時,飼主B地位瞬間提升至神級程度,不須搞剛假扮聖誕老人。

  • 睡前自動將玩具收好歸位
e童自小不但養成將玩具收好得習慣,並力求將積木類玩具拆到最小分子,連積木動物上的眼睛貼紙都必須全數撕盡,才認為算是收好可以蓋上蓋子抱走。
文末由e童以小肉指為您打碟,今晚播放的仍舊是小童名曲卡拉帶,閣下可以選擇切換原曲教唱或卡拉模式,晚安啦。

Afterhours小茶匙: 延壽街117-1號 / 2756-511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