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研究顯示,台灣男性中午必須要吃到米飯,最受歡迎前3名依序是排骨飯、雞腿飯和雞排飯。
飼主B的口味偏好是以亞洲為主的料理,e童下課後通常被帶往供應中式為主的快餐店。
1. 男性最愛的排骨飯
e童入手黃色小雨傘後,搭配短褲和雨靴很精神,適合食同樣以黃為主色的「君悅排骨」和「東漾排骨」,可惜後者也關門了。
看來下課後還是繼續回到排骨飯第1把交椅比較實在。
2. 小籠包等類鼎泰豐館
216巷鼎泰豐搬遷後,尋常晚餐時段的選擇只剩「麻膳堂」和「北大行」。
3. 炒飯
任何有賣美味炒飯的館子飼主B都喜歡,類似「順順小館」這種有炒飯又有炒菜的就很合口味,e童猛灌蛤蠣湯養肝。
有炒飯、排骨飯、炒年糕、水餃等的館子更好,像出奇蛋1次滿足飼主B和小童需求,飼主A點了<大陳薑茶麵>熱到噴火,適合冬令暖身食用。
帶e童前往「喜之坊」買麵包更是飼主B回程的指定動作。
4. 逼不得已偏日式或台式的義大利麵也行
雖然餐點選擇很豐富,但以<五右衛門>的定價是不夠好吃的,已於日前歇業,,改成「Mee's Cafe」。運氣好的話就近吃完「Soho義大利麵」還可以被帶去「樂田」買麵包,e童從善如流(或隨波逐流)的選購了排名#1和#2的麵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